第一場:1996年NBA總決賽 公牛vs超音速 G1錄像回放(107-90 公牛勝)
在總決賽開始之前,所有人都認為最大的看點會是得分王喬丹和最佳防守球員佩頓之間的對位,可佩頓小腿帶傷,保守的喬治-卡爾擔心盯防喬丹會拖累他在進攻端的表現。于是,第一場開球后,超音速隊擺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防守對位,僅在前一天的訓練中演練過一次:
卡爾把佩頓擺在了皮蓬面前,考慮的是皮蓬投射能力有限,佩頓身高上吃點虧也不怕;讓208cm的施拉姆夫防守喬丹,試圖用其身高臂展限制喬丹的跳投,190cm的赫西-霍金斯則隨時準備放棄哈勃包夾喬丹。這一招等于放棄了對喬丹的無球防守,一切從你拿到球開始,你動我動,你投我封,你運我夾。
開場之后,肖恩-坎普扛起了超音速隊的進攻大旗。無論是面對201cm的羅德曼還是221cm的朗利,他都能利用自己的身體素質和靈活性拿到分數。
羅德曼知道,33歲的他要想限制住26歲的坎普,光靠身體是不夠的,他抓住每一個機會挑釁坎普,在對抗中加入不必要的動作,對位時不停在坎普的耳邊“唱RAP”。但坎普顯然做好了準備,賽前采訪里坎普就說過:“我研究了他(羅德曼)這次季后賽的表現,他喜歡對他防守的球員使用各種小伎倆,我要提醒自己,不能受他的影響。”
坎普果然說到做到,沒有和羅德曼有任何糾纏,反而頻頻命中他并不擅長的外線跳投,冷靜而專注。
沒占到便宜不說,羅德曼還把自己搭了進去。在一次籃下卡位時,他在坎普后背上的故意一推被裁判抓個正著。對判罰的不滿讓他領到了本屆總決賽的第一個技術犯規。

喬丹對于羅德曼的不冷靜十分不滿,他擋住走向后場的羅德曼,瞪著眼睛讓對方為愚蠢的行為作出解釋。面對喬丹的逼視,羅德曼像個犯了錯的初中生一樣尷尬地躲避著班主任的眼神。你能看出喬丹對這支球隊的掌控力到了什么程度。
朗利下場休息時,庫科奇和羅德曼組成的內線其實是個小個陣容,坎普和帕金斯們抓住機會,在內線頻頻取分。此時的帕金斯還沒有退化成步行者隊那個一身肥肉的三分炮臺,在低位有相當的殺傷力。此君三分出手后雙手會如突然卸力一樣垂下,投籃動作像是古代攻城的投石器。
當超音速替補內線布雷考斯基登場的時候,現場解說比爾-沃頓自作聰明地認為,這是喬治-卡爾想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球風粗礪的布雷考斯基惹毛已經身背一次技術犯規的羅德曼,把他搞下去。這個想法太天真了。玩起心理戰,羅德曼和布雷考斯基相比就像是巨人面對嬰孩。只用了兩分鐘,羅德曼就讓布雷考斯基石樂志。不滿裁判判罰的他連吃兩個T,被逐出場,不知是不是總決賽最快離場記錄。
場面雖然熱鬧,可比分一直沒有拉開,前三節戰罷,公牛79-77領先兩分。
第四節一開局,托尼-庫科奇突然發力。庫科奇在常規賽能投出41%的三分球命中率,可是在季后賽前三輪他在三分線外手感冰涼,只投出尷尬的36中3。更大的舞臺,更強的對手,克羅地亞人的復蘇來得正是時候,他連中兩記三分,拉開比分。
超音速隊的反撲收效甚微,第四節比分28-13,公牛兵不血刃拿下第一場。
賽后喬治-卡爾遺憾地表示“或許我們的油箱里沒油了。”卡爾的話不無道理,橫掃魔術的公牛隊已經休息了九天,而和爵士鏖戰七場的超音速兩天前才坐飛機來到芝加哥。
想到前三節只落后2分、坎普和帕金斯在內線表現出的優勢,卡爾有理由期待兩天之后的第二場。
公牛隊統計:

超音速隊統計:
查看更多:1996年NBA總決賽 公牛vs超音速 全部六場錄像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