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利的成就與影響:NBA75大巨星的榮耀與傳奇
來源:24直播網01-04 12:44 24直播網訊,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Barkley),1963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利茲市,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大前鋒,綽號“空中飛豬”(TheRoundMoundofRebound),現為TNT解說員。他的職業生涯先后效力于NBA的費城76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和休斯敦火箭隊。2021年,巴克利入選NBA歷史75大球星。
早期經歷
巴克利在高中時期并不突出,直到高三那年他長高了6英寸,成為阿拉巴馬州的優秀球員,并獲得了奧本大學的獎學金。在奧本大學,巴克利一直出任球隊中鋒,共為球隊效力了三年,并在1984年當選東南賽區年度最佳球員。
NBA生涯:
費城76人時期
1984年NBA選秀,巴克利在首輪第五順位被費城76人隊選中。他加入了一支擁有朱利葉斯-歐文、摩西-馬龍和莫里斯-奇克斯等明星球員的球隊。在76人隊的八個賽季中,巴克利逐漸成為球隊的核心球員之一。他的第一個賽季,76人隊取得了58勝24負的常規賽戰績,并在東部決賽中與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交鋒。然而,76人隊在隨后的幾個賽季中未能突破季后賽的第二輪。
菲尼克斯太陽時期
1992年,巴克利被交易到菲尼克斯太陽隊。在太陽隊的第一個賽季,他帶領球隊取得了62勝20負的常規賽戰績,并在1993年NBA總決賽中與芝加哥公牛隊交鋒。巴克利在1992-93賽季獲得了NBA常規賽MVP,成為繼邁克爾-喬丹和魔術師約翰遜之后,第三位在被交易后立即獲得MVP的球員。他在總決賽中的表現尤為出色,尤其是在西部決賽第七場中,他得到44分和24個籃板。
休斯敦火箭時期
1996年,巴克利被交易到休斯敦火箭隊。在火箭隊,他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幫助球隊在1996-97賽季進入了西部決賽。然而,巴克利在火箭隊期間未能獲得總冠軍,最終在2000年宣布退役。
經典比賽
1、1985年東部決賽第四場對陣密爾沃基雄鹿:在這場比賽中,巴克利得到了37分、14個籃板和9次助攻,幫助76人隊以125-123戰勝雄鹿隊。這場比賽展示了巴克利在關鍵時刻的得分和籃板能力,也標志著他在76人隊中的核心地位逐漸穩固。
2、1986年東部半決賽對陣芝加哥公牛:盡管76人隊最終未能戰勝公牛隊,但巴克利在系列賽中的表現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他在比賽中多次與邁克爾-喬丹展開激烈的對抗,展現了他在防守端的堅韌和進攻端的全面性。
3、1993年西部決賽第七場對陣西雅圖超音速:在這場比賽中,巴克利得到了44分和24個籃板,幫助太陽隊以129-121戰勝超音速隊。這場比賽是巴克利職業生涯中最出色的表現之一,他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將太陽隊帶入了NBA總決賽。
4、1993年NBA總決賽對陣芝加哥公牛:雖然太陽隊最終以2-4不敵公牛隊,但巴克利在總決賽中的表現仍然值得稱道。他在比賽中多次與邁克爾-喬丹展開激烈的對抗,展現了他在進攻端的全面性和防守端的堅韌。
5、1996-97賽季西部半決賽對陣猶他爵士:在這場比賽中,巴克利得到了28分、15個籃板和7次助攻,幫助火箭隊以110-109戰勝爵士隊。這場比賽展示了巴克利在關鍵時刻的得分和籃板能力,也標志著他在火箭隊中的核心地位逐漸穩固。
6、1997-98賽季西部決賽對陣猶他爵士:盡管火箭隊最終未能戰勝爵士隊,但巴克利在系列賽中的表現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他在比賽中多次與卡爾-馬龍展開激烈的對抗,展現了他在防守端的堅韌和進攻端的全面性。
職業成就
巴克利的職業生涯場均得到22.1分、11.7個籃板和3.9次助攻。他是NBA歷史上僅有的六位至少得到20,000分、10,000個籃板和4,000次助攻的球員之一。巴克利曾11次入選全明星賽,并在1991年獲得全明星賽MVP。他還5次入選最佳陣容第一陣容。盡管沒有贏得NBA總冠軍,巴克利在1996年被評為NBA50大巨星之一。
奧運會經歷
巴克利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隊”的成員。在1992年奧運會上,他幫助美國隊贏得了金牌,并在比賽中表現出色。
退役后的生活
退役后,巴克利加入了特納電視網(TNT)的電視轉播團隊,成為簽約解說員。他的解說風格幽默、直率,深受觀眾喜愛。2001年,巴克利的34號球衣被76人隊退役。2004年,太陽隊也退役了他的34號球衣。2006年,巴克利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個性與影響
巴克利以其獨特的個性和對籃球的熱情而聞名。他以其強壯的身體和出色的籃板能力著稱,同時在進攻端也具有很強的得分能力。巴克利不僅在球場上表現出色,他的個性和對比賽的熱情也使他成為了一名深受球迷喜愛的球員。
查爾斯-巴克利的職業生涯雖然沒有獲得總冠軍,但他憑借在球場上的卓越表現和對籃球的熱愛,贏得了無數球迷和同行的尊重。他的成就和影響力使他成為了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NBA生涯數據:

巴克利在高中時期并不突出,直到高三那年他長高了6英寸,成為阿拉巴馬州的優秀球員,并獲得了奧本大學的獎學金。在奧本大學,巴克利一直出任球隊中鋒,共為球隊效力了三年,并在1984年當選東南賽區年度最佳球員。
NBA生涯:
費城76人時期
1984年NBA選秀,巴克利在首輪第五順位被費城76人隊選中。他加入了一支擁有朱利葉斯-歐文、摩西-馬龍和莫里斯-奇克斯等明星球員的球隊。在76人隊的八個賽季中,巴克利逐漸成為球隊的核心球員之一。他的第一個賽季,76人隊取得了58勝24負的常規賽戰績,并在東部決賽中與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交鋒。然而,76人隊在隨后的幾個賽季中未能突破季后賽的第二輪。
菲尼克斯太陽時期
1992年,巴克利被交易到菲尼克斯太陽隊。在太陽隊的第一個賽季,他帶領球隊取得了62勝20負的常規賽戰績,并在1993年NBA總決賽中與芝加哥公牛隊交鋒。巴克利在1992-93賽季獲得了NBA常規賽MVP,成為繼邁克爾-喬丹和魔術師約翰遜之后,第三位在被交易后立即獲得MVP的球員。他在總決賽中的表現尤為出色,尤其是在西部決賽第七場中,他得到44分和24個籃板。
休斯敦火箭時期
1996年,巴克利被交易到休斯敦火箭隊。在火箭隊,他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幫助球隊在1996-97賽季進入了西部決賽。然而,巴克利在火箭隊期間未能獲得總冠軍,最終在2000年宣布退役。
經典比賽
1、1985年東部決賽第四場對陣密爾沃基雄鹿:在這場比賽中,巴克利得到了37分、14個籃板和9次助攻,幫助76人隊以125-123戰勝雄鹿隊。這場比賽展示了巴克利在關鍵時刻的得分和籃板能力,也標志著他在76人隊中的核心地位逐漸穩固。
2、1986年東部半決賽對陣芝加哥公牛:盡管76人隊最終未能戰勝公牛隊,但巴克利在系列賽中的表現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他在比賽中多次與邁克爾-喬丹展開激烈的對抗,展現了他在防守端的堅韌和進攻端的全面性。
3、1993年西部決賽第七場對陣西雅圖超音速:在這場比賽中,巴克利得到了44分和24個籃板,幫助太陽隊以129-121戰勝超音速隊。這場比賽是巴克利職業生涯中最出色的表現之一,他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將太陽隊帶入了NBA總決賽。
4、1993年NBA總決賽對陣芝加哥公牛:雖然太陽隊最終以2-4不敵公牛隊,但巴克利在總決賽中的表現仍然值得稱道。他在比賽中多次與邁克爾-喬丹展開激烈的對抗,展現了他在進攻端的全面性和防守端的堅韌。
5、1996-97賽季西部半決賽對陣猶他爵士:在這場比賽中,巴克利得到了28分、15個籃板和7次助攻,幫助火箭隊以110-109戰勝爵士隊。這場比賽展示了巴克利在關鍵時刻的得分和籃板能力,也標志著他在火箭隊中的核心地位逐漸穩固。
6、1997-98賽季西部決賽對陣猶他爵士:盡管火箭隊最終未能戰勝爵士隊,但巴克利在系列賽中的表現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他在比賽中多次與卡爾-馬龍展開激烈的對抗,展現了他在防守端的堅韌和進攻端的全面性。
職業成就
巴克利的職業生涯場均得到22.1分、11.7個籃板和3.9次助攻。他是NBA歷史上僅有的六位至少得到20,000分、10,000個籃板和4,000次助攻的球員之一。巴克利曾11次入選全明星賽,并在1991年獲得全明星賽MVP。他還5次入選最佳陣容第一陣容。盡管沒有贏得NBA總冠軍,巴克利在1996年被評為NBA50大巨星之一。
奧運會經歷
巴克利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隊”的成員。在1992年奧運會上,他幫助美國隊贏得了金牌,并在比賽中表現出色。
退役后的生活
退役后,巴克利加入了特納電視網(TNT)的電視轉播團隊,成為簽約解說員。他的解說風格幽默、直率,深受觀眾喜愛。2001年,巴克利的34號球衣被76人隊退役。2004年,太陽隊也退役了他的34號球衣。2006年,巴克利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個性與影響
巴克利以其獨特的個性和對籃球的熱情而聞名。他以其強壯的身體和出色的籃板能力著稱,同時在進攻端也具有很強的得分能力。巴克利不僅在球場上表現出色,他的個性和對比賽的熱情也使他成為了一名深受球迷喜愛的球員。
查爾斯-巴克利的職業生涯雖然沒有獲得總冠軍,但他憑借在球場上的卓越表現和對籃球的熱愛,贏得了無數球迷和同行的尊重。他的成就和影響力使他成為了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NBA生涯數據:
常規賽平均數據 | ||||||||||||||||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 | 得分 |
1984-85 | 76人 | 82 | 60 | 28.6 | 54.5 | 16.7 | 73.3 | 3.2 | 5.3 | 8.5 | 1.9 | 1.1 | 0.9 | 2.5 | 3.7 | 14 |
1985-86 | 76人 | 80 | 80 | 36.9 | 57.2 | 22.7 | 68.5 | 4.4 | 8.4 | 12.8 | 3.9 | 2.1 | 1.5 | 4.3 | 4.2 | 20 |
1986-87 | 76人 | 68 | 62 | 40.3 | 59.4 | 20.2 | 76.1 | 5.7 | 8.9 | 14.6 | 4.9 | 1.7 | 1.5 | 4.7 | 3.7 | 23 |
1987-88 | 76人 | 80 | 80 | 39.6 | 58.7 | 28 | 75.1 | 4.8 | 7.1 | 11.9 | 3.2 | 1.2 | 1.2 | 3.8 | 3.5 | 28.3 |
1988-89 | 76人 | 79 | 79 | 39.1 | 57.9 | 21.6 | 75.3 | 5.1 | 7.4 | 12.5 | 4.1 | 1.5 | 0.8 | 3.2 | 3.3 | 25.8 |
1989-90 | 76人 | 79 | 79 | 39.1 | 60 | 21.7 | 74.9 | 4.6 | 6.9 | 11.5 | 3.9 | 1.8 | 0.6 | 3 | 3.2 | 25.2 |
1990-91 | 76人 | 67 | 67 | 37.3 | 57 | 28.4 | 72.2 | 3.9 | 6.3 | 10.2 | 4.2 | 1.6 | 0.4 | 3.1 | 2.6 | 27.6 |
1991-92 | 76人 | 75 | 75 | 38.4 | 55.2 | 23.4 | 69.5 | 3.6 | 7.5 | 11.1 | 4.1 | 1.8 | 0.5 | 3.1 | 2.6 | 23.1 |
1992-93 | 太陽 | 76 | 76 | 37.6 | 52 | 30.5 | 76.5 | 3.1 | 9.1 | 12.2 | 5.1 | 1.5 | 0.9 | 3 | 2.6 | 25.6 |
1993-94 | 太陽 | 65 | 65 | 35.4 | 49.5 | 27 | 70.4 | 3 | 8.1 | 11.1 | 4.6 | 1.5 | 0.5 | 3.1 | 2.5 | 21.6 |
1994-95 | 太陽 | 68 | 66 | 35 | 48.6 | 33.8 | 74.8 | 3 | 8.1 | 11.1 | 4.1 | 1.6 | 0.6 | 2.2 | 3 | 23 |
1995-96 | 太陽 | 71 | 71 | 37.1 | 50 | 28 | 77.7 | 3.4 | 8.1 | 11.5 | 3.7 | 1.6 | 0.7 | 3 | 2.9 | 23.2 |
1996-97 | 火箭 | 53 | 53 | 37.9 | 48.4 | 28.3 | 69.4 | 4 | 9.5 | 13.5 | 4.7 | 1.3 | 0.4 | 2.8 | 2.9 | 19.2 |
1997-98 | 火箭 | 68 | 41 | 33 | 48.5 | 21.4 | 74.6 | 3.5 | 8.1 | 11.6 | 3.2 | 1 | 0.4 | 2.1 | 2.8 | 15.2 |
1998-99 | 火箭 | 42 | 40 | 36.3 | 47.8 | 16 | 71.9 | 4 | 8.3 | 12.3 | 4.6 | 1 | 0.3 | 2.3 | 2.1 | 16.1 |
1999-00 | 火箭 | 20 | 18 | 31 | 47.7 | 23.1 | 64.5 | 3.6 | 6.9 | 10.5 | 3.2 | 0.7 | 0.2 | 2.2 | 2.4 | 14.5 |
NBA生涯 | 1073 | 1012 | 36.7 | 54.1 | 26.6 | 73.5 | 4 | 7.7 | 11.7 | 3.9 | 1.5 | 0.8 | 3.2 | 3.1 | 22.1 | |
季后賽平均數據 | ||||||||||||||||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 | 得分 |
1984-85 | 76人 | 13 | 2 | 31.4 | 54 | 66.7 | 63.5 | 4 | 7.1 | 11.1 | 2 | 1.7 | 1.1 | 2.6 | 3.8 | 14.9 |
1985-86 | 76人 | 12 | 12 | 41.4 | 57.8 | 6.7 | 69.5 | 5 | 10.8 | 15.8 | 5.6 | 2.2 | 1.2 | 5.4 | 4.3 | 25 |
1986-87 | 76人 | 5 | 5 | 42 | 57.3 | 12.5 | 80 | 5.4 | 7.2 | 12.6 | 2.4 | 0.8 | 1.6 | 4.4 | 4.2 | 24.6 |
1988-89 | 76人 | 3 | 3 | 45 | 64.4 | 20 | 71 | 2.7 | 9 | 11.7 | 5.3 | 1.6 | 0.6 | 3.6 | 3 | 27 |
1989-90 | 76人 | 10 | 10 | 41.9 | 54.3 | 33.3 | 60.2 | 6.6 | 8.9 | 15.5 | 4.3 | 0.8 | 0.7 | 3 | 3.6 | 24.7 |
1990-91 | 76人 | 8 | 8 | 40.8 | 59.2 | 10 | 65.3 | 3.9 | 6.6 | 10.5 | 6 | 1.8 | 0.3 | 3.1 | 2.9 | 24.9 |
1992-93 | 太陽 | 24 | 24 | 42.8 | 47.7 | 22.2 | 77.1 | 3.9 | 9.7 | 13.6 | 4.3 | 1.6 | 1 | 2 | 3 | 26.6 |
1993-94 | 太陽 | 10 | 10 | 42.5 | 50.9 | 35 | 76.4 | 3.4 | 9.6 | 13 | 4.8 | 2.5 | 0.9 | 2.7 | 2.6 | 27.6 |
1994-95 | 太陽 | 10 | 10 | 39 | 50 | 25.7 | 73.3 | 3.9 | 9.5 | 13.4 | 3.2 | 1.3 | 1.1 | 2.5 | 2.8 | 25.7 |
1995-96 | 太陽 | 4 | 4 | 41 | 44.3 | 25 | 78.7 | 4.5 | 9 | 13.5 | 3.8 | 1 | 1 | 1.5 | 3.8 | 25.5 |
1996-97 | 火箭 | 16 | 16 | 37.8 | 43.4 | 28.9 | 76.9 | 4 | 8 | 12 | 3.4 | 1.1 | 0.4 | 2.6 | 3.3 | 17.9 |
1997-98 | 火箭 | 4 | 0 | 21.8 | 52.2 | 0 | 57.1 | 1.3 | 4 | 5.3 | 1 | 1.2 | 0 | 1.5 | 3 | 9 |
1998-99 | 火箭 | 4 | 4 | 39.3 | 52.9 | 28.6 | 66.7 | 3.3 | 10.5 | 13.8 | 3.8 | 1.5 | 0.5 | 2 | 3 | 23.5 |
NBA生涯 | 123 | 108 | 39.4 | 51.3 | 25.5 | 71.7 | 4.1 | 8.7 | 12.8 | 3.9 | 1.6 | 0.9 | 2.9 | 3.3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