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斃, 不如放手一搏, 眾豪門入局歐超尋求出口
來源:24直播網04-19 16:1124直播網訊 北京時間今晨,包括皇馬、巴薩、曼聯、曼城、利物浦、阿森納、國米、尤文、AC米蘭在內的12家歐洲頂級豪門俱樂部達成協議,共同成立歐洲超級聯賽(European Super League),該賽事致力于提供高質量比賽,為足壇創造更多真實商業價值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并有助于進一步解決疫情下各大俱樂部面臨的實際問題。這場只有真豪門才能手握入場券的實力游戲,已然攪動了整個足壇,或將改變國際足聯及歐足聯監管下足球世界的格局。
何謂歐洲超級聯賽?
在數字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面臨著其他新興賽事的沖擊。NBA、NFL甚至一些電競比賽都借互聯網時代的東風迅速發展,他們的賽制、觀賞性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收益讓這些新型賽事有了與足球賽事分庭抗禮的資本。而去年爆發的疫情對世界各地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足壇俱樂部們更是首當其沖,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堅定了各大豪門成立歐洲超級聯賽的決心。
對于歐洲豪門們來說,改革已經刻不容緩。從1955-1956賽季的首屆歐冠開始,這項歐洲頂級賽事經歷了多次改制及擴軍,從只有16支頂級球隊才能參加,到計劃明年增至36隊入圍,雖然比賽更多,但強強對話卻逐漸減少,比賽的觀賞性也日漸下降。這也是歐洲球迷普遍反對歐冠擴軍的重要原因。
在這一節點上,歐洲超級聯賽的成立無疑是一個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的歷史性舉動。從賽制上看,歐超聯賽“小組賽+淘汰賽”的瑞士輪模式更接近NBA的賽制,再加上參賽球隊普遍的豪門屬性,讓“強強對話”的比賽數量大幅增多,比賽的觀賞性自然能夠得到保證,可以滿足球迷們的觀賽需求,提高觀眾粘性。正如歐超聯賽的首任主席弗洛倫蒂諾所說:“我們作為大俱樂部的職責就是去回應球迷們的渴望。”而這種高水平、快節奏的比賽,正是球迷們百看不厭的。
隨著觀賞性的增強、觀眾人數的增多,帶來的則是巨大的經濟收益。根據歐超聯賽官方的消息,在這樣的賽制下,歐超聯賽的預計轉播收入將會較歐冠提高10億歐元,而該賽事的創始球隊也將獲得35億歐元的資金,用于基建和彌補疫情損失。在歐洲疫情仍在肆虐的今天,這樣的經濟收益顯然足以讓各家豪門度過一段艱難的時光。而后續為各大俱樂部帶來的商業價值、品牌價值以及賽事收益,也讓他們能夠獲得比現在更豐厚的收益。
新時代風口下,豪門將迎來新起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的12家豪門作為歐洲超級聯賽的創辦俱樂部,顯然有了騰飛的新機遇。其實,參加歐超聯賽這種注定屬于頂級豪門的游戲,本身就是對一支球隊實力和底蘊的肯定,尤其是對于國際米蘭、AC米蘭、曼聯、阿森納這些處在復興路上的傳統豪門來說,有著更特殊的意義。
以國際米蘭為例,據畢馬威(KPMG)《2020年足球俱樂部估值報告》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國際米蘭企業價值累計漲幅高已達146%,在所有歐洲俱樂部中位居第三;俱樂部的品牌價值在5年里增長235%;社媒粉絲數2年上漲72%,達到了3800萬。同樣,曼聯重回歐冠、AC米蘭高居意甲第二這種豪門復興的戲碼也正在上演,在這些球隊的復興之路上,歐洲超級聯賽可以為他們提供最需要的兩樣東西:資金和吸引關注的平臺。這會讓他們更快地完成復興的目標。
參加歐洲超級聯賽,各大豪門首先會在競技水平上得到大幅提高。前期歐超聯賽方面提供的資金,可以讓俱樂部們有更充足的財力在轉會市場上追逐心儀的球員,完善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都可以讓球隊變得更有競爭力,不僅能滿足老球迷對俱樂部的期許,更能大規模吸引新球迷的目光。
同時,競技水平提升帶來的是商業開發上的便利,以及真金白銀的收入。近幾年來,負債成了歐洲豪門們避不開的話題,例如巴薩就有高達近12億歐元的赤字。在現有賽制下,想要節流相對容易,可想要開源又何其難?在原有秩序下,豪門球隊的商業開發和收入提升空間已經不大,而歐洲超級聯賽就是將原本的蛋糕做大的最好契機。打破原有秩序,迎接他們的將是一片藍海,這也是為何這12家俱樂部寧愿“硬剛”歐足聯,也要成立歐洲超級聯賽的原因。
歐洲超級聯賽像是文藝復興,讓歐戰重新變為歐冠建立之初那種只屬于頂級球隊的游戲,然而既然是革新,那必然面臨著風險。面對中小球會以及歐足聯的反對,歐超聯賽也同樣存在著一些隱患。但在現在的局勢下,豪門球隊們沒有選擇,他們不知道球迷何時才能回歸球場,營收何時才能恢復正常,表面的風平浪靜下,俱樂部內部早已暗流涌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成立歐洲超級聯賽,就是頂級球隊們為自己找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