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系列:莫德里奇——怎樣看出一個球員老了?
來源:24直播網10-29 19:062020年9月9日,莫德里奇度過了自己的35歲生日。
如果時間回到2012年8月27日,那個面帶羞澀笑容、即將年滿27歲的男人,在最終確定加盟皇家馬德里的那刻,恐怕真的幻想不出,他將擁有怎樣輝煌的皇馬歲月。
8年,17座各項俱樂部主要賽事的獎杯銘記著莫德里奇的榮光與貢獻。
金球獎、歐足聯最佳球員獎、世界足球先生、FIFA年度最佳陣容、歐足聯年度最佳陣容等個人榮耀,也決定著他在足壇歷史璀璨星河中的永遠閃耀。

可是,這位皇馬傳奇已經年滿35歲了。
根據球迷們心中的,足球運動員的生涯運行軌跡,很多人開始擔憂,一名35歲的職業球員,油箱里還能有多少油?
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人。
哈維,35歲時幫助巴薩獲得西甲冠軍,連帶獲得了自己職業生涯最后一個歐冠。
皮爾洛,35歲時剛剛拿下意甲MVP和最佳中場,并以中場核心的身份帶領尤文圖斯打入歐冠決賽,意甲冠軍不提。
吉格斯,即將年滿35歲那年,英超最后一輪打進制勝球,幫助曼聯鎖定英超冠軍,以及在傳奇的莫斯科雨夜,罰進了制勝點球。
看上去,35歲的人,好像也不會老掉牙吧?

雖然有的人會說,看數據,有很多角度(出場時間、跑動距離等)可以論述,早在12年后,哈維就“老”了......吉格斯更是徹底改變了年輕時的打法,只是打打輪換,順便高光那么幾次。
其實一個球員老化,或者說被淘汰,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在球員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在不出現重大意外(大傷或是某些場外因素)的情況下,能力的退化總是由,人體細胞不可逆的衰老+長期征戰帶來的身體各部件傷痛以及磨損+競技心態的變化,兩大部分組成的。
如何長期、持續性地甚至是偏執地科學維持身體機能,在人類不可抗的衰老過程中延緩一下這個過程,以及總是保持昂揚的、時刻戰場爭勝的心氣,從來都是體育老將們屹立不倒的秘密。
但是這事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畢竟誰也不能餐餐白水雞胸,放假也要每天3小時高強度健身房磨礪的。至于心氣,相對虛無縹緲一些,很難說什么就有了,什么時候就沒了。
要證明一個運動員能不能做到這些,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賽場表現。
“呵,這動作像個年輕人似的,一點不顯老。”
“歲月彷佛沒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爺青回,淚目。”
既然說到賽場表現,其實影響球員賽場表現的,除了球員個人能力外,還有一個極容易被大家忽視的,主教練布置的戰術打法,是否能夠充分地展示出球員的個人能力。
通常我們談論一個球員表現出不出色,喜歡通過一些細節,比如,這個傳球,這腳射門,這次盤帶,這次攔截,這次回追等。而通常我們忽略的是,這個球員該不該出現在這個位置?又該出現在哪個位置?完成怎樣的任務?
更深層次的,沒完成任務的情況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任務布置上應該采取什么變化?
觀看一場足球比賽時,厘上述清這些問題后,再討論一個球員在最終接觸到皮球,可能只是一瞬之間的處理細節究竟到不到位,可能才是比較合理的。
主教練對球員的布置中,可能是影響球員表現的最重要因素。
回頭看最開始提出的問題,問題的內容可能會發生改變,“35歲的莫德里奇,還能不能完成主教練布置的任務,以及給出合格的賽場表現?”
先說結論,仍然能。
先說一般主教練會給莫德里奇承擔的主要任務:
1. 保護球權
2. 合理支配進攻
3. 協助防守,在要前場施壓時,甚至要引領防守
再說莫德里奇完成這些任務,所依靠的個人技術特點。
結合保護球權這一任務來說,作為中場球員,無論你給人打上的標簽是“中場發動機”,還是“B2B”或者是“絞肉機”,又無論你是在穆里尼奧還是瓜迪奧拉的陣容中,你只要站在中場,你的第一核心要務就永遠是保護球權。
保護球權就是將球保持在已方隊員的控制下,盤帶擺脫防守球員糾纏、傳遞給位置更安全的隊友、通過無球跑動拉扯出安全位置等...這些都是可以完成控制球的球員工作。
莫德里奇可以依賴出色的身體平衡性、優異的左右腳觸球球感、出眾的核心爆發力,完成在狹小空間內擺脫,形成有球空間的安全。

這是他賴以成名的比賽方式,在很多大仗硬仗中得到充分的檢驗。
由于絕對速度的不足,以及身材原因,導致莫德里奇像一般前鋒,依賴盤帶去產生進攻威懾,盡管如此,這并不能否認莫德里奇的盤帶是頂級水準。
莫德里奇積極的無球跑動,也可以為隊友提供更安全的出球選擇,所謂”用積極的無球跑動縫合球隊聯結,創造多樣出球點”就是這樣。
盡管體系不一樣,技術特點上也呈現著差異,但當年所向披靡的宇宙隊哈維,就是這么影響比賽的。
嚴格說來,現代足球中,資源豐富的的強隊,對所有場上隊員的無球跑動都有著更高的要求。
在這一點上,現在的莫德里奇,看上去仍然能達到要求。
“沒有問題,非常的潮。”
再說說合理支配進攻這一任務。合理支配進攻,就是將皮球,轉移到更容易發起進攻的區域或是個人腳下。將球從防守密集區域轉移到空當區域,就是合理支配進攻的一種情況。
要很好地完成這一任務,需要“足夠好的傳球視野+準確閱讀對方防守的觀察力+多樣的傳球腳法”。
無論是傳球視野(能觀察到隊友的位置以及移動方向),還是能證明一個球員有視野的傳球能力(但只觀察到隊友的位置不夠,你還能把球傳過去,那才能證明你觀察到了),莫德里奇都不錯。

盡管在做出那種“能一下打穿對方整個后防的直塞球”上,欠缺一些想象力。但至少綜合來看,莫德里奇的傳球,是夠得上頂級中場的水準的。
至于那個“決定我該往哪傳,向前傳還是回傳”的思路,通常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退化的。
莫德里奇仍然能完成合理支配進攻的任務。
當然,再出色的球場指揮官技能,在沒有隊友和戰術體系的支持下也白搭,這里不過多贅述這一部分。
只是要強調一下,有的時候,一個球員沒傳什么好球,表現平淡,沒存在感,真的不能簡單地輕飄飄地說一句,“畢竟年齡擺在那里,沒辦法。”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嘛。
最后的,防守任務。
防守任務,更多的依賴于,教練的布置與要求以及自身的積極性,在自身積極性足夠的情況下,取決于體能。至于,防守的技巧與方式,太末端了,敘述起來也蠻累的。

僅僅從最近的比賽,或是干脆把時間維度拉長點,從今年的所有比賽來看,莫德里奇仍然能做好教練布置的工作,并能給出,至少在最受關注的球員中,合格線以上的表現。
“足球比賽中,一個球員有球的時間最多能有個三分鐘,在這三分鐘之外的時間里的表現,決定著你是一個怎樣級別的球員。”
有的時候,在足球場上,一個球員非常容易在視線所忽視的地方,做一些數據無法體現的貢獻,單純地數據去論述一個球員的能力或者狀態,太蒼白了。
數據具有強大的輔助功能,但是直給出一個數據,以此為基點進行論述,或許只能幫助那些“偷懶不看比賽的、慣于貼標簽的人”去片面地理解一個競技比賽,或者僅僅是制造噱頭?
這不是熱愛一項運動的表現,也不是正確理解體育比賽的方式。
只有冷靜并細致地觀察賽場表現,或許才能更深層次地了解到,一項運動或是一個運動員偉大的秘密。

在觀看莫德里奇近期的比賽后,其實真的沒必要抱有一種固有的心理,去覺得說,一個35歲的老將應該怎樣怎樣,一個身高185的球員應該怎樣怎樣,一個韓國籍球員應該怎樣怎樣,那個球員過了30歲必會怎樣怎樣。
喜歡貼標簽式的理解事物,雖然會簡單一些,但是理解的深度往往不夠。那么35歲的莫德里奇,似乎也只能“那樣那樣”了。
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嘛,現在莫德里奇仍然能表現出色,但如果要問,“之后呢?”之后的事誰也不知道,前面雖然舉了例子,但是莫德里奇不會也不可能是皮爾洛、哈維或吉格斯,用其他人的發展軌跡去硬套,毫無意義。
能給出預測結果的,不是神棍,就是一知半解。
怎樣看一個球員正在或已經老去呢?
好好靜下心去享受比賽吧,一個球員表現出的持續性賽場表現,會告訴你答案。
同時也希望所有大家喜歡的球星,老去得慢一些。

不久前結束的意甲賽場,C羅高高躍起完成頭球。
數十年如一日地偏執狂般的身體管理,以及永不磨滅的斗志、永遠不會產生動搖的時刻昂揚的自信心。
做到這些,偉大就仍在發生。
但是說的輕巧,能做到是極難極難的。
如果時間回到2012年8月27日,那個面帶羞澀笑容、即將年滿27歲的男人,在最終確定加盟皇家馬德里的那刻,恐怕真的幻想不出,他將擁有怎樣輝煌的皇馬歲月。
8年,17座各項俱樂部主要賽事的獎杯銘記著莫德里奇的榮光與貢獻。
金球獎、歐足聯最佳球員獎、世界足球先生、FIFA年度最佳陣容、歐足聯年度最佳陣容等個人榮耀,也決定著他在足壇歷史璀璨星河中的永遠閃耀。

可是,這位皇馬傳奇已經年滿35歲了。
根據球迷們心中的,足球運動員的生涯運行軌跡,很多人開始擔憂,一名35歲的職業球員,油箱里還能有多少油?
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人。
哈維,35歲時幫助巴薩獲得西甲冠軍,連帶獲得了自己職業生涯最后一個歐冠。
皮爾洛,35歲時剛剛拿下意甲MVP和最佳中場,并以中場核心的身份帶領尤文圖斯打入歐冠決賽,意甲冠軍不提。
吉格斯,即將年滿35歲那年,英超最后一輪打進制勝球,幫助曼聯鎖定英超冠軍,以及在傳奇的莫斯科雨夜,罰進了制勝點球。
看上去,35歲的人,好像也不會老掉牙吧?

雖然有的人會說,看數據,有很多角度(出場時間、跑動距離等)可以論述,早在12年后,哈維就“老”了......吉格斯更是徹底改變了年輕時的打法,只是打打輪換,順便高光那么幾次。
其實一個球員老化,或者說被淘汰,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在球員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在不出現重大意外(大傷或是某些場外因素)的情況下,能力的退化總是由,人體細胞不可逆的衰老+長期征戰帶來的身體各部件傷痛以及磨損+競技心態的變化,兩大部分組成的。
如何長期、持續性地甚至是偏執地科學維持身體機能,在人類不可抗的衰老過程中延緩一下這個過程,以及總是保持昂揚的、時刻戰場爭勝的心氣,從來都是體育老將們屹立不倒的秘密。
但是這事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畢竟誰也不能餐餐白水雞胸,放假也要每天3小時高強度健身房磨礪的。至于心氣,相對虛無縹緲一些,很難說什么就有了,什么時候就沒了。
要證明一個運動員能不能做到這些,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賽場表現。
“呵,這動作像個年輕人似的,一點不顯老。”
“歲月彷佛沒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爺青回,淚目。”
既然說到賽場表現,其實影響球員賽場表現的,除了球員個人能力外,還有一個極容易被大家忽視的,主教練布置的戰術打法,是否能夠充分地展示出球員的個人能力。
通常我們談論一個球員表現出不出色,喜歡通過一些細節,比如,這個傳球,這腳射門,這次盤帶,這次攔截,這次回追等。而通常我們忽略的是,這個球員該不該出現在這個位置?又該出現在哪個位置?完成怎樣的任務?
更深層次的,沒完成任務的情況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任務布置上應該采取什么變化?
觀看一場足球比賽時,厘上述清這些問題后,再討論一個球員在最終接觸到皮球,可能只是一瞬之間的處理細節究竟到不到位,可能才是比較合理的。
主教練對球員的布置中,可能是影響球員表現的最重要因素。
回頭看最開始提出的問題,問題的內容可能會發生改變,“35歲的莫德里奇,還能不能完成主教練布置的任務,以及給出合格的賽場表現?”
先說結論,仍然能。
先說一般主教練會給莫德里奇承擔的主要任務:
1. 保護球權
2. 合理支配進攻
3. 協助防守,在要前場施壓時,甚至要引領防守
再說莫德里奇完成這些任務,所依靠的個人技術特點。
結合保護球權這一任務來說,作為中場球員,無論你給人打上的標簽是“中場發動機”,還是“B2B”或者是“絞肉機”,又無論你是在穆里尼奧還是瓜迪奧拉的陣容中,你只要站在中場,你的第一核心要務就永遠是保護球權。
保護球權就是將球保持在已方隊員的控制下,盤帶擺脫防守球員糾纏、傳遞給位置更安全的隊友、通過無球跑動拉扯出安全位置等...這些都是可以完成控制球的球員工作。
莫德里奇可以依賴出色的身體平衡性、優異的左右腳觸球球感、出眾的核心爆發力,完成在狹小空間內擺脫,形成有球空間的安全。

這是他賴以成名的比賽方式,在很多大仗硬仗中得到充分的檢驗。
由于絕對速度的不足,以及身材原因,導致莫德里奇像一般前鋒,依賴盤帶去產生進攻威懾,盡管如此,這并不能否認莫德里奇的盤帶是頂級水準。
莫德里奇積極的無球跑動,也可以為隊友提供更安全的出球選擇,所謂”用積極的無球跑動縫合球隊聯結,創造多樣出球點”就是這樣。
盡管體系不一樣,技術特點上也呈現著差異,但當年所向披靡的宇宙隊哈維,就是這么影響比賽的。
嚴格說來,現代足球中,資源豐富的的強隊,對所有場上隊員的無球跑動都有著更高的要求。
在這一點上,現在的莫德里奇,看上去仍然能達到要求。
“沒有問題,非常的潮。”
再說說合理支配進攻這一任務。合理支配進攻,就是將皮球,轉移到更容易發起進攻的區域或是個人腳下。將球從防守密集區域轉移到空當區域,就是合理支配進攻的一種情況。
要很好地完成這一任務,需要“足夠好的傳球視野+準確閱讀對方防守的觀察力+多樣的傳球腳法”。
無論是傳球視野(能觀察到隊友的位置以及移動方向),還是能證明一個球員有視野的傳球能力(但只觀察到隊友的位置不夠,你還能把球傳過去,那才能證明你觀察到了),莫德里奇都不錯。

盡管在做出那種“能一下打穿對方整個后防的直塞球”上,欠缺一些想象力。但至少綜合來看,莫德里奇的傳球,是夠得上頂級中場的水準的。
至于那個“決定我該往哪傳,向前傳還是回傳”的思路,通常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退化的。
莫德里奇仍然能完成合理支配進攻的任務。
當然,再出色的球場指揮官技能,在沒有隊友和戰術體系的支持下也白搭,這里不過多贅述這一部分。
只是要強調一下,有的時候,一個球員沒傳什么好球,表現平淡,沒存在感,真的不能簡單地輕飄飄地說一句,“畢竟年齡擺在那里,沒辦法。”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嘛。
最后的,防守任務。

防守任務,更多的依賴于,教練的布置與要求以及自身的積極性,在自身積極性足夠的情況下,取決于體能。至于,防守的技巧與方式,太末端了,敘述起來也蠻累的。

僅僅從最近的比賽,或是干脆把時間維度拉長點,從今年的所有比賽來看,莫德里奇仍然能做好教練布置的工作,并能給出,至少在最受關注的球員中,合格線以上的表現。
“足球比賽中,一個球員有球的時間最多能有個三分鐘,在這三分鐘之外的時間里的表現,決定著你是一個怎樣級別的球員。”
有的時候,在足球場上,一個球員非常容易在視線所忽視的地方,做一些數據無法體現的貢獻,單純地數據去論述一個球員的能力或者狀態,太蒼白了。
數據具有強大的輔助功能,但是直給出一個數據,以此為基點進行論述,或許只能幫助那些“偷懶不看比賽的、慣于貼標簽的人”去片面地理解一個競技比賽,或者僅僅是制造噱頭?
這不是熱愛一項運動的表現,也不是正確理解體育比賽的方式。
只有冷靜并細致地觀察賽場表現,或許才能更深層次地了解到,一項運動或是一個運動員偉大的秘密。

在觀看莫德里奇近期的比賽后,其實真的沒必要抱有一種固有的心理,去覺得說,一個35歲的老將應該怎樣怎樣,一個身高185的球員應該怎樣怎樣,一個韓國籍球員應該怎樣怎樣,那個球員過了30歲必會怎樣怎樣。
喜歡貼標簽式的理解事物,雖然會簡單一些,但是理解的深度往往不夠。那么35歲的莫德里奇,似乎也只能“那樣那樣”了。
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嘛,現在莫德里奇仍然能表現出色,但如果要問,“之后呢?”之后的事誰也不知道,前面雖然舉了例子,但是莫德里奇不會也不可能是皮爾洛、哈維或吉格斯,用其他人的發展軌跡去硬套,毫無意義。
能給出預測結果的,不是神棍,就是一知半解。
怎樣看一個球員正在或已經老去呢?
好好靜下心去享受比賽吧,一個球員表現出的持續性賽場表現,會告訴你答案。
同時也希望所有大家喜歡的球星,老去得慢一些。

不久前結束的意甲賽場,C羅高高躍起完成頭球。
數十年如一日地偏執狂般的身體管理,以及永不磨滅的斗志、永遠不會產生動搖的時刻昂揚的自信心。
做到這些,偉大就仍在發生。
但是說的輕巧,能做到是極難極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