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吐槽大會的吐槽
來源:24直播網03-23 09:1524直播網3月22日訊 小時候班里總有一兩個同學,感情特別脆弱,什么事情都要占先,一不如意就哭著找老師告狀,到后來,沒有人找碰哭精玩了。
范志毅吐槽節目在網上歡樂了一周,本來就想看看西洋鏡,不想寫什么,但新的吐槽大會在開始前卻突然剎車了,引起了我的興趣。
昨天“吐槽大會組委會”一紙公告,說是“因剪輯時間不足無法按時和大家見面”,這一期就沒有了,也沒有說什么時候有,這就有點奇怪了。
剪輯時間不足,那是后期制作的問題,因后期制作未按時完成而影響節目播出,這是嚴重的業務事故,這樣的事故在大電視臺發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不是業務上的原因,那就是業務以外的問題了??吹竭@幾天來各方對“吐槽”的吐槽,大致也明白了幾分。
小范在吐槽大會上嘲諷了籃球,引來幾方不悅,甚至某著名籃球國手也說:“什么時候足球運動員都可以去評價籃球了?”言下之意,對足球很是不屑。
要論成績,足球是不能和籃球比。籃球再怎么樣,也曾經是亞洲之王,即使這幾年有所退步,怎么說也是在走向世界的路上。足球是什么?現在還苦命地在沖出亞洲的泥濘路上打滾呢!吐槽籃球,你也配?
要說有本事有能耐才能吐槽,就像下圍棋,讓子的上手非要吐槽下手,其目的也就是用嘲諷的言語擾亂下手的思路,然后趁亂屠龍,下手還不敢還嘴。
但在社會上,卻不是這個道理。如果評論員的本事非要賽過被評論的,那么這個地球上也就沒有評論員了。國際肖邦鋼琴作品比賽的評委,一定要有把選手比下去的本事才能打分?足球場轉播席上的評論員,非要有能夠上去把失誤的球傳進球門的能耐才能評論?餐廳的食客,如果燒不出大廚的水平,便閉嘴,就連咸淡也不能說?
顯然,這樣是不對的,是反生活的。既然生活中通行的“社交規則”都能被接受,為什么到了吐槽大會就不能了?
人的生活只有輕松和色彩斑瀾,才有精神,才能生動不乏味。幾句笑話就受不了,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樣的籃球,脆弱無比(也難怪被對手最后7秒鐘扳回),這樣的生活,呆板,乏味。
這里,請允許我對電視銀屏這么些年來的變化也來一點吐槽:
從超級女生、達人秀等,一些受大眾歡迎的能接地氣,也有點給人奮發能量的娛樂節目,現在看不到了。但凡能夠弄出點聲響的節目,一個一個地都在消失,留下的只是不斷地“改版”,在改版的道路上越來越離開大眾。
誰還記得凌晨4點在上海蘇州河大橋下唱歌的賣鴨架的農婦?誰還能想起小小年紀就父母雙雙升天,卻留給幼小兒子一副清亮嗓音唱出“夢中的額吉”的烏達木?
電視臺的朋友告訴我,現在電視的收視率一年不如一年,東方有線收費站越來越門庭冷落。過去外地人來滬打工租房,第一件事就要求房東開有線電視,現在提這樣要求的幾乎沒有了。
不要把原因都歸到互聯網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和沖擊,當自己一個接著一個自廢武功,不想把優秀的傳統節目接續下來傳承下去,只是一味地迎合浮躁輕浮翻牌一樣地翻版,也難怪用戶們不斷地關掉電視機,打開機頂盒了。
已經記不得除了體育比賽和晚7點檔的節目,還有哪些欄目值得我去追了。如果不是家里老人喜歡開著電視機讓屋里有點伴音,如果每年1月1日晚上6點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在銀屏中消失(這個音樂會始于1939年,1945年因戰爭停止一年,至今已經延續了82年),我真的要考慮是否與東方有線續約了。
小范的吐槽我是在事后的視頻上看到的,非常好玩。據說接下來一期輪到打籃球的周琦郭艾倫吐了,正想聽聽他們是怎么嘲笑足球的,再歡樂一場,相信大家周一上班不僅有精神,也有了工余聊天的話題。但是吐槽大會突然剎車,戛然而止,一下子讓人沒了期待,感覺好像突然抽空了什么。
這里,我只想說一句,生活就是生活,不都是嚴謹的教科書,團結,緊張,嚴肅,別忘了還有活潑呢!
唉,遇到碰哭精,你還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