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戌源:我本人不太贊同海港這個名字,但專家說符合中性名條件!
來源:24直播網03-20 19:5224直播網3月20日訊,央視《新聞1+1》的《白·問》欄目主持人白巖松對話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陳戌源回答了很多中國足球的熱點問題。談及上海上港更名為上海海港時。陳戌源稱:我也不太贊成這個名字,專家委員會審核后認為符合中性名條件,與我無關。
為了讓中國足球更好發展,國足采用了一項新政——足球隊名去企業化,采用中性名稱,將于2021賽季開始執行。乍一看,這個事件只是改隊名這么簡單,實際上則是足球理念以及球隊文化之間的博弈。就拿北京國安來說,大部分北京國安球迷都不同意球隊改名。這次上海上港更為上海海港也認為是打擦邊球,并沒有改成一個中性名稱。
陳戌源回答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他話語中的一種妥協。也許他也不希望名字這么改,但是背后的一些壓力迫使他接受這個決定。其實這也反映出中國足球一個問題,那就是妥協。在某些時刻,妥協不但起不到發展促進的作用,反而會使中國足球陷入低潮和黑暗。
最近,中國足球和中國籃球都登上熱搜。起因是《吐槽大會》范志毅的吐槽,現在風潮過去,我們回頭來看,中國足球和籃球都處在同樣的狀態:一地雞毛,沒有光明的發展前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理念過于保守,過于妥協。
即便中國籃球目前處于低潮,但是中國籃球的整體發展明顯好于中國足球。他們的理念更加先進,尤其是姚明當政后,采用紅藍隊制,改變外援政策。中國本土球員的競爭力明顯增強。就拿本賽季的CBA來說,高詩巖,張鎮麟這樣的年輕人給觀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F在的中國籃球并不只靠外援,國內球員的比重越來越高。
反觀中國足球,中國足球雖然明面上說要改革,但其實是雷聲大雨點小,外援依然在聯賽占據統治地位。我們甚至還依然心心念念規劃這條路,尋求規劃好的球員來為國足出力。這次更換隊名,身為主席的陳戌源應該具有很大的話語權,他也有資格反駁上海上港的更名。這時候他沒有據理力爭,這時候他沒有力排眾議,用一個審核委員會就打發自己。這么做是對其他團隊的不公平,也是對中國足球的不公平。中國足球要想發展必須去商業化,讓中國足球平穩發展。這次更換隊名并沒有開一個好頭。
總之,中國足球的發展道阻且長,一個單純的更換隊名并不會起到什么作用。根本上還是要提升國足球員實力,加強青訓以及完善職業化聯賽。身為球迷的我們還不知道足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到正軌,但希望這次更換隊名以及未來的一系列政策,能讓中國足球暫時找到一絲光明并為之努力。各位讀者,你們認為中國足球未來應該如何發展?歡迎與我們交流評論。